奧桑是咖啡人,每天固定喝二杯:上午一杯,下午一杯,不喝會想睡覺,不過若太晚喝,有時候也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所以算準喝咖啡的時間及分量,是很深奧的學問啊)
通常早上的咖啡都是在家裏攝取,用電動磨豆機磨豆子,用象印咖啡壺煮咖啡。我加牛奶,戶長是純黑咖啡。
下午的咖啡大多跟隨著午餐結束後進行,可能跟同事一起泡一下咖啡廳,來杯熱拿鐵;沒閒情逸致的話,小七的熱卡布其諾也勉強可以抵一下。
昨天下午利用去年剩下的一天假,跟老闆報告後就開小差,跑去辦了點事情,忙到快五點還沒喝下午的咖啡,漸漸感到疲倦了。碰巧經過奧桑年輕時代非常時髦的 IR 咖啡廳舊址,沒想到現在正經營著元旦期間看到新聞報導的新開張日系品牌:上島珈琲店。雖然是自己一個人,手邊也沒有帶著可以讀的書或雜誌,但是就假裝一下,把自己想像是米其林牛蛙隊的特派員,去檢驗一下這家咖啡廳,是不是真的有日本的味道?
一進門,還有點油漆味,幸好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這家店是要自己到櫃台點餐,然後自己托著小托盤把飲料、食物端到座位上的,水杯也要自取。
座位有方桌、沙發座、也有適合單人的長條面窗位,下午五點的時間,其實客人還不少呢。
我點了一杯中杯的無糖 MILK 珈琲,一百一十元,不算便宜。
用一個頗具質感的小托盤,我把我的咖啡端到面窗的座位上,左邊右邊隔一個座位各有一個客人,這樣不會互相打攪,還好(不過後來我左方那位原本看起來很有氣質的看書大哥開始發出惕牙的嘖嘖聲,而且沒有停止的跡象。我超害怕這種聲音的,就趕緊逃走了)。
一坐下來,秉持著特派員的精神,我先拍照。
咖啡看起來很奶,我有點小擔心,不過吹掉上面的白沫後,裡面的色澤看起來還可以。
上面照片也看得出來托盤的質感,我蠻喜歡的,一個人的漆木質小托盤,這點倒是真的有日本風情。
眼尖的捧油有發現嗎?他不是咖啡店喔,是『珈琲店』。是日文『 コーヒー』 的漢字,中文注音也打的出來,跟 "加費" 同音。
地址跟營業時間請看上方名片。
面對某辦公大樓的中庭,一個人喝杯咖啡,其實也挺愜意的。(其實我這張本來是想拍小托盤的質感,但是唉鳳實在沒辦法展現,就用來說明氛圍吧)
上島珈琲店有它的訴求,這張 DM 有詳細說明,也拍一張給大家瞭解一下。我實際喝完之後,覺得咖啡比例可以在多一點點,大約是七比三吧。
MILK 咖啡系列還有其他選擇,黑糖跟豆奶好像也不錯。
我有特別注意的是三明治系列,因為中午吃太飽,所以這次放棄;不過因為我是喜歡吃三明治的人,所以一定會在來體驗看看的。
也有其他選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