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這篇文章寫過肚臍柑,那段時間也著實吃了很多肚臍柑,但是只知道它的名字是由外型而來,但是其他的相關訊息完全不了。

今天翻過期雜誌剛好看到相關報導,所以就來純紀錄一下,自己長知識,大家也可以一起增加見聞。

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肚臍柑的季節了,剩下柳丁還吃得到,今年十一月中要動作快一點喔,不然又要等一年惹。

以下資訊摘錄自:食尚玩家 no. 204

IMG_2283.JPG

肚臍柑自 2009 年開始走紅(咦?),其貌不揚又怪異,但切開後豐沛的果汁與細緻的果肉叫人難忘。

柑橘異類度旗竿的產地位魚台東縣三仙台成功鎮上,多數人只記得三仙台的跨海拱橋及一旁的成功漁港,卻不知臨海的小鎮是肚臍柑的誕生地。曾有人笑稱,肚臍柑是看美麗海景、吹太平洋海風長大的。

台灣的肚臍柑其實是日治時代日本人在台灣種植,準備作為獻給天皇的貢品。

肚臍柑外型比一般橘子略大,果肉質地細緻,酸甜度適中。果汁豐沛,輕輕一擠橙汁如爆漿四濺,切開過可明顯看到底部有小複果,味道最甜。

因為果實底部有個像肚臍的凹點,因此得名『肚臍橙』,另一俗名為『財丁』,有發財添丁意涵。

外觀特別、滋味甜美的肚臍橙只在十一月中到一月初才有生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日迷奧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